12345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自殺,也就是全世界各地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很多人都曾有過自殺的念頭,為什麼有人會想自殺?自殺的動機 為何?自殺應如何預防?想自殺的人需要怎樣的協助?我們應如何面對自殺這件事?自殺的家屬又會面對什麼問題?家屬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和支援?關懷生命就應關 懷自殺問題。
大部份的人只要聽到有人自殺,表現的態度和感覺就是「逃避現實」、「懦夫」、「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何必呢!」、「咲!想不開!」、「為什麼 呢?」還有的人對自殺的人會感到不屑,甚至更情緒的表達「死了算了!」、「那種人!」事實上,自殺往往在一念之間,對於自殺者,我們應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協 助。
【自殺的動機】
一般來說,人之所以會想要自殺,最主要的是他的「死亡慾望」被引發出來了。人有生的慾望,也有死亡的慾望,當人生存的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或面臨挫敗,就會引發死亡慾望。
據專門研究自殺的臨床心理專家研究顯示,自殺的人在自殺前或自殺時,可能正面臨五種痛苦中的一種或幾種,所以引發他們想不開。這五種痛苦是:第一 種,他的愛受到挫折;第二種,身處斷裂的人際關係;第三種,自我形象受到攻擊和冤解;第四種,自己覺得造成別人的負擔;第五種,負面情緒帶來自己無法負荷 的超量的憤怒時。
綜合來說,自殺的心理類型,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自我的效能感受到嚴重挫折,而感覺自己是個負擔;第二種是人際的關係受到嚴重受挫,感到自己沒有歸屬。
第一種的自殺心理型態,是自殺者心理的效能感或能力感未得滿足。什麼是效能感和能力感?就是他覺得自己造成他人負擔,當他覺得他是無用的時候,他的 無用感讓所愛的人受到威脅或造成他們的負擔時,自殺者的自殺慾望就增強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一些久病不癒的病人或失業的人或欠債拖累家人的人會想不開而自殺 的原因。因此,家中若有人長時間有這樣的情緒及心理困擾,就應該提高警覺,多予心理支持和關懷,而情況嚴重的一定要尋求心理協助和治療,才能避免不幸的事 情發生。
第二種的自殺心理型態,就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在愛人或被別人愛受到挫折時,人的歸屬感就會無法滿足,未得滿足的歸屬感往往是自殺慾望的促成原因。因 此,我們可以觀察和注意,如果家人或朋友有不愉快、不穩定、不夠頻繁或沒有親密感的人際關係,並且嚴重感受不到與他人的連結及來自他人的關懷,而且一直持 續一段時間,情緒一直是憂鬱和低落,就應該提高警覺,適時的給予關懷或尋求心理協助及治療,並協助加強他們的社交技巧,具體提供適時的協助和關懷,這樣就 能避免家人的自殺。
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有了上述這兩種的挫折和困擾時,就容易有想不開的情形。當然,除了這兩種挫折外,有罹患憂鬱症的人也是自殺的高危險群之一,還有, 有一些自殺的人其原因可能不明,不管事前或事後都徒留家人許多問號和遺憾。除此之外,媒體的過度和渲染報導,也會引發感染效應,因此,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 時,應負起社會防治的道義責任。
【自殺的防治】
當家人在行為上、口語上、思想上或外表顯露出想要自殺或厭世的念頭時,我們就要注意幾個原則和事項:第一個是要把家人的想自殺當成大事來處理,認真 看待家人的心理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不要以為只是一時情緒或開玩笑;第二就是若處在危機的階段,多陪在他身邊,嘗試找出想自殺的原因,瞭解他的挫折和問題 是什麼;第三是多注意和關懷他,把可能用來自殺的工具,例如利器、藥品等物拿走;第四即是想辦法提供他更多的協助,例如找可能對他有助益的人或事來幫助他 渡過難關,抒解他的心情。
自殺的問題有時候不單是一個人能夠解決,必需要有相關人員、家長、老師、親友、伴侶或醫療人員等通力合作,才能把一個人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而家人這時候就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和功能,多多的關心和陪伴,絕對是可以避免很多遺憾的。
【自殺者家屬需要的安慰和協助】
由於自殺問題嚴重,政府及相關的心理衛生機構都積極投入有關自殺的預防和防治,希望能有效減少自殺率。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自殺者的遺族和家人其實是更需要安慰和協助的。
自殺者遺族或家人在面對親人輕生,他們的反應也有很多種,有的是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家人自殺的事;有的則可能心情或情緒整個受到影響,進而衍生心理疾病和問題;有的則或許將家人自殺的悲痛深埋在心中深處,完全不敢去正視它。
研究自殺心理及行為的專家表示,人們的致命性自殘行為,其實是慢慢發展出來的。自殺者在平日生活中即會漸漸蓄積能夠降低對自我傷害的恐懼的經驗,他們在自殺那一刻也會這樣操作。
當家中有人自殺時,家屬在心理上其實最需要的關懷和安慰,第一個就是別人對他們出自真誠的關心和協助;第二個是給予「正確舉止」,如安慰、擁抱、傾聽、體諒及關心的眼神……等;第三個則是視他們如故,互動如往昔,不要把他當成特殊分子或異類。
如果家庭中真的有人不幸輕生,身為親友的我們,也應該注意或避免一些「不正確」或「不恰當」的行為。有哪些行為和想法是應該避免的呢?
第一個就是「熱心的隱瞞」。不要覺得家中有人自殺是需要隱瞞或扯謊的。根據研究調查顯示,自殺遺族中有高達44%的人,會或多或少隱瞞親人自殺的真正死因,他們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的親人是自殺死亡。
第二個則是「譴責」。有一些人會將家中有人自殺的責任推給其他人,例如「他是因為某某人才死的」或「他是被某某人或某某事逼死的」。
第三個是不要誤解自殺行為或是把自殺行為當成禁忌。我們很多時候,若不是輕忽家人可能會想要自殺之事,就是完全避談家人想要自殺這件事。不要讓自殺的行為增添神秘性。
第四個是不要完全以「自殺是可恥而懦弱的行為」這樣的心態來看待自殺。某些程度或許是可以這樣說,但是不是所有的自殺者都是在逃避事情。因為某些時 候,自殺是需要某種勇氣或氣力。自殺的原因和背景有很多,不要以一種特定的形式予以污名化或醜化,這樣對於自殺的防阻反倒無效。
自殺的人很多時候是會有跡象的,身為家人只要細心的關懷和陪伴,讓他感到有歸屬感,並且是有用的,有時候就能阻止他們的輕生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