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喪禮儀式內容 | 做法及意義 |
1 | 臨終階段 |
今人於遺體安置後,俟子女家屬瞻仰後移入冰 櫃冰存,或即「打桶」入殮。貼上 |
2 | 歸空禮儀 |
「豎靈」即為死者設立靈位。人死後三魂七魄散去,須以「招魂幡」招其亡魂,並立一「魂帛」給亡魂依附(牌位)。 |
2 | 焚香 | 家屬代表,準備五盤供果和大把香(108柱)到佛堂稟報仙佛,祈願慈悲接引亡者順利回天。重發心愿,迴向功德給亡者。 |
4 | 誦經/助念 |
|
5 | 擇日 擇地 | 重視陰陽五行及沖剋,因此喪事各種重要 儀節,如入殮、移柩、發引等均需選擇吉日良 辰,書於「日課表」,載明各儀節時辰及沖剋生 肖,張貼於靈堂壁上。 擇地是選擇埋葬吉地,今人多行火化,火化後 骨灰一般安置在靈骨塔,並依亡者生肖坐向選 擇吉位。 |
6 | 做七(做旬) | 其儀式與做法與臺灣傳統 喪禮之「做七」同。 |
7 | 法事 功德 | 功德法事是恭請三清(上清、太清、玉清)祖 師做主,喚請亡魂至壇前,為他課誦「冥王經」 、「慈悲滅罪水懺」等經懺,並透過「走赦」儀 節,再以「給牒」、「過橋」方式,以示亡魂已 被超拔度化,不會沈淪地獄之中。 法事功德的目的是超渡亡魂,同時也普渡孤魂 野鬼,一般於出殯前一天延請道士設壇舉辦。 道教相當注重功德法會,認為唯有透過誦經禮 懺,才能拔渡亡魂升天。 |
8 | 入殮 | 遺體沐浴、更衣、化妝後移置棺木內稱為「入 殮」,或稱「入木」。
|
9 | 一貫道追思禮暨公奠禮 (家奠禮依國民禮儀或當地習俗進行) 一貫道追思禮暨公奠禮之程序: |
出殯前舉行的奠祭儀式,先由子孫,後按與死 者親疏關係之宗親、姻親先後奠祭,是為家祭 (奠)。家祭(奠)後由死者朋友拈香奠祭, 今人交遊廣闊,大都於家祭(奠)後行公祭(奠) 儀式,由外賓弔唁致祭。
|
10 | 火化 安葬 晉塔 | 火葬則是在火化場火化;土葬則在墓地掩埋。 今人大都行火葬。遺體火化後骨灰以罈貯存, 陳放於靈骨塔。
|
11 | 返主 安靈 | 葬畢奉神主(魂帛)以歸,稱為「反主」。而 為神主(魂帛)安位祭祀,稱為「安靈」。
|
12 | 百日 對年 三年 除靈 合爐 |
親人亡故後第100天、周年都須祭祀,周年後 再擇一吉日舉行三年祭祀和合爐儀式。 |
13 | 慎終追遠 | 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 |
歸空禮節 | 謝恩禮節 | |
明明上帝 | 一千叩首 | 十叩首 |
諸天神聖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彌勒祖師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南海古佛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活佛師尊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月慧菩薩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各位法律主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三官大帝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地藏古佛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東獄大帝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灶 君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接引仙童 | 一百叩首 | 五叩首 |
起 作揖 叩求(謝恩)禮畢 鞠躬退 |